- 郭海燕;何倩格;郜志刚;
深刻认识“两个确立”,须从理论逻辑、实践生成和决定性意义3个维度进行考察。“两个确立”的理论逻辑,体现在哲学基础、理论基础和直接理论支撑3个层面。在实践中生成并被证实,既是贯穿中国革命、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确证,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政治结论。决定性意义关系着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。
2024年04期 v.39 11-15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430K] - 程强;高贤栋;
全面抗战时期,《新中华报》作为面向全国的中央机关报,充分发挥宣传带头作用,积极传播爱国主义思想。《新中华报》传播国家认同观念、表达爱国主义情怀、维护抗日统一战线。《新中华报》坚持党的领导,遵循制度化传播;贯彻群众路线,深化大众化传播;聚焦宣传创新,注重多样化传播。《新中华报》对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播,唤醒了民族救亡意识、动员了全民族抗战、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,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。
2024年04期 v.39 16-21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447K] - 杨德会;
明廷官方与民间有关“靖难”史的书写可谓截然对立:明官方极力美化明成祖、丑化明惠帝君臣,民间则反其道而行之。明代士大夫在书写策略上改弦更张,同时美化明成祖与明惠帝君臣,试图以此调和双方的矛盾。为此,明代士大夫在“靖难”史书写中提出“成祖宽仁论”“天命论”“事功论”“建文逊国论”等论述。然而,明官方在为明惠帝正名的问题上始终表现消极,民间也继续歌颂明惠帝君臣、排斥明成祖,致使士大夫的调和书写沦为空谈。民间的书写成为后人对“靖难”史的集体记忆。
2024年04期 v.39 22-26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436K] - 李楠;
王玉璋是近代中国杰出却被长期忽视的中国史学史研究者,著有《中国史学史概论》。《中国史学史概论》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出版的三部中国史学史专著之一,是对梁启超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,粗具中国史学史著作的基本规范,涉及历史哲学、历史编纂学、史学活动、史学评论以及史学运作机制等,其中的历史哲学部分尤能突显王玉璋个人的独立见解,反映其在史学史学科建设过程中所做的自主探索和实践,具有推动史学史研究走向深入的学术价值。
2024年04期 v.39 27-31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432K] - 马思敏;
新中国成立初期,广大妇女作为体育运动的重要力量之一,在群众体育、学校体育、竞技体育以及国防体育等方面进行体育运动实践,取得了显著成绩。国家颁布政策法令保障妇女权利,并通过妇女联合会和体育协会等加强对妇女的组织与沟通协调、利用妇女模范调动妇女参与体育运动、采取多种宣传手段激发妇女参与的积极性。妇女参与体育运动强健了身体、提高了社会地位,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,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遵循。
2024年04期 v.39 32-36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409K]